随着7月重要会议临近泸深A融通,房地产行业迎来新一轮政策博弈窗口。本周地产板块表现分化,A股开发个股有所回暖,但主流房企股价仍承压。市场关注点聚焦于库存结构优化、产品力提升的房企,以及现金流稳定的物管企业。与此同时,房企债务重组进展加速,行业融资环境边际改善,为市场注入信心。
政策动向:货币政策加码与隐性债务化解
货币政策强度提升
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释放明确信号,提出“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”,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。政策重点包括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、关注债市长期收益率变化,以及防范资金空转风险。这一基调为房地产行业流动性改善提供了政策支撑,特别是房企融资端或迎来更多定向支持。
隐性债务化解提速
财政部2024年中央决算报告显示泸深A融通,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取得显著进展。截至2028年底需化解的隐性债务总额已降至2.3万亿元,较此前大幅缩减。通过存量债务置换和新增债务限额分配,地方财政压力有效缓解,为城市更新、保障房建设等“两重”领域释放资金空间。此举有望间接改善房企在地方项目中的回款效率。
REITs扩募机制完善
上交所与深交所同步发布REITs扩募业务指南,非定向扩募功能正式落地。新规允许REITs通过定向发售、原持有人配售和公开扩募三种方式募集资金,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资产盘活路径。今年以来,多只REITs上市首日涨幅触及30%,资产荒背景下,具备稳定现金流的REITs成为资金配置的重要选项,为房企存量资产证券化提供新机遇。
房企动态:债务重组与融资修复并行
头部房企化债取得突破
中骏集团境外债务重组迎来关键进展,与债权人签订22.71亿美元债务重组协议,成为近期房企化债的标志性案例。与此同时,万科管理层在股东会上表态“全力以赴化解债务压力”,并披露年内已偿还165亿元公开债务,目前无境外债到期压力。头部房企债务风险的缓释,为行业信用修复注入积极信号。
债券融资临近复苏拐点
数据显示,2025年房地产行业境内债券到期规模降至4427亿元,较2021年峰值缩减近45%,且未来到期金额呈逐年递减趋势。随着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修复,房企债券融资逐步从“净偿还”转向“供需平衡”。交易商协会近期优化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制度,简化创设流程并扩大标的范围,有望进一步激活房企信用债市场。
产品力与库存结构成竞争关键
市场分化加剧下,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与改善型产品成为房企争夺焦点。以华润置地、绿城中国为代表的房企,凭借在高能级城市的布局和产品迭代能力,销售端显现韧性。库存结构优化(如低效资产减值充分、核心地段土储占比高)的房企,在行业调整期中抗风险能力突出,短期有望受益于“好房子”政策导向下的需求释放。
(注:本文仅陈述事实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)
本文源自:金融界泸深A融通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